行兇時聽音樂克服恐懼
子彈特制
造成內傷特別嚴重
根據(jù)挪威首都奧斯陸警方公布的信息,布雷維克擁有數(shù)把槍支,其中包括滑桿式散彈槍、手動步槍以及他最愛的魯格“迷你-14”輕型自動步槍。
收治槍擊事件受傷者的醫(yī)院負責人科林·普爾指出,布雷維克選用的達姆子彈可以在體內爆炸,因此造成的內傷極為嚴重,在已經(jīng)接受手術的16名傷者體內沒有一顆完整的子彈。達姆子彈的尖端沒有包覆而是露出鉛心,射入人體后鉛心會擴張或破裂以增大創(chuàng)傷面。
根據(jù)幸存者的描述,布雷維克在大開殺戒時戴著耳機聽著音樂。對于這一看似怪異的行為,他在自己的宣言里做了解釋:“如果必要的話,我將把我的iPod隨身聽調至最大音量以此來克服恐懼。”
或服興奮劑
以完成襲擊行動
據(jù)德國《世界報》25日報道,布雷維克可能在行動之前服用了興奮劑。在布雷維克上周五實施襲擊行動前,他可能服用了合成代謝類固醇以及麻黃鹼、咖啡因和阿司匹林的合成藥物。因為他擔心,自己如果不服用興奮劑,可能將無法完成襲擊行動。
借助興奮劑,布雷維克能夠隨身攜帶數(shù)公斤的武器彈藥走很長的路而不會疲憊。布雷維克在宣言中寫道:“大多數(shù)戰(zhàn)術任務對于普通人來說都非常困難,即使他們接受過很好的訓練。而如果服用興奮劑,情況則會不同?!?BR>
年少時挨揍
或留下心理陰影
26日,西方很多媒體都在分析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布雷維克這個曾經(jīng)寡言少語的“乖乖男孩”轉變成了嗜血惡魔,有心理學家指出,他的早期生活經(jīng)歷或許已經(jīng)埋下了禍根。
布雷維克在宣言里表示,他才1歲時父母就離婚了。自15歲開始,他便與身為外交官的父親失去聯(lián)系。那一年,他因在墻壁上信手涂鴉而被警察抓捕。他自稱當時最要好的朋友是一名來自巴基斯坦的移民,他經(jīng)常與一群巴基斯坦裔少年一起玩耍,但常常挨揍,有一次還被打斷了鼻梁骨。
16歲時,布雷維克決定專心學習,于是斷絕了與那名巴基斯坦裔少年的聯(lián)系,但漸漸地他覺得外來移民正在腐蝕他的國家。尤其令他氣憤的是,他覺得多元文化使得自己越來越“女性化”。
不過,也有專家表示,布雷維克的作案動機“十分復雜且令人擔憂”,不可能僅僅是因為他的個人成長經(jīng)歷。
英國伯明翰城市大學犯罪學教授戴維·威爾森分析說:“在殘害那些參加夏令營的孩子時,他可能想象自己正在進行一場正義殺戮,他可能認為自己這么做是為了某種更偉大的目的。與連續(xù)作案的殺手不同,濫殺無辜者的行為動機可能與個人和政治都有關系。在這一事件中,他在政治層面的考慮是通過自己的暴行清除那些將來可能會從政的、執(zhí)政黨的下一代?!?/FONT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