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有人質(zhì)疑此案,如“森高社”原為QQ群名稱、林小森并未直接參與斗毆等,但若檢方所述的是事實,那么這一切活脫是曾盛行一時的香港古惑仔電影劇情的翻版,不同的只是“大佬”與“馬仔”絕大部分換成了未成年人。這一個“少年大佬”是真是假,其“非法組織”是否成立,自然是必須認真求證、嚴格界定的,但人們更關(guān)注的是,從全國范圍來看,“少年大佬”多不多,少年的團伙犯罪是否普遍?
事實上,近年來在違法犯罪率呈上升趨勢的同時,犯罪低齡化問題也已日益凸顯。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的統(tǒng)計資料顯示,青少年犯罪總數(shù)占全國刑事犯罪總數(shù)的70%以上,這其中,未成年人占了不小的比例。最讓人憂心的是,未成年人犯罪還有惡性化的特點,曾有律師對河北某地的未成年人犯罪作了調(diào)查,結(jié)果顯示,暴力型犯罪如殺人、重傷害、強奸、搶劫等嚴重犯罪占當?shù)匚闯赡耆朔缸锟倲?shù)的66.46%。而團伙化、黑幫化則是近年少年犯罪的最大“亮點”。
就此說來,一個14歲的“少年大佬”是完全可能的。在電視、網(wǎng)絡(luò)媒介的催化下,在一些垃圾食品與有毒食品的喂養(yǎng)下,現(xiàn)在的孩子無論身心都越來越早熟,這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。李雙江兒子不滿16歲,身高1.8米,打起成年人來霸氣十足,并能及時威懾旁人“誰敢打110”,“智勇雙全”,就是一個“早熟”的例子。李雙江兒子與山西老總兒子合作打人,自然膽更壯氣更粗。
就樂昌的案子而言,有一個隱身在事件背后的人似乎始終未被關(guān)注,但他顯然推動了整個事件的惡性化進程,那就是“林仔”。“林仔”是個成人世界的代表,直接滲入了少年團伙的打打殺殺江湖。讓人疑惑的是,一個少年“大佬”真的敢于挑戰(zhàn)成人世界的“大佬”嗎?假如“森高社”真是一個非法“組織”,那么林小森的背后,是不是也可能有一個成人的“大佬”在撐著他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