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些天,常有上了年紀的漳州人到文川里拍照留念。
文川里是目前漳州僅存的幾處老街區(qū)之一,與西邊的漳州明清歷史古街僅有一街之隔。這里,舊時曾是官宦人家、名商大賈的聚集地,所建的大厝很多,內(nèi)有寬大的石埕,高敞的大廳,梁柱斗拱屏風雕刻精美,并有拴馬石、旗桿石、古井等。而文川里的可園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,另有市級文物點編號020號的魏厝以及022號的鄭厝。而如今,一份薌城區(qū)文川里老街將拆遷公告引發(fā)關注,而其中可園將被保留下來。
未來,百年洪厝也面臨拆遷,再多看一眼吧。
文保單位不會拆除
根據(jù)《漳州市薌城區(qū)人民政府關于江濱花園三期項目(第一階段)房屋征收公告》,簽約期限為今年11月5日至明年3月5日。這意味著過了這個冬天,這塊區(qū)域將被拆遷,淡出人們的視線。
覺得該拆的人認為,那些房子沒有文化價值,不過是一些舊房子,加之基礎設施太差,不少老宅已成危房,都快坍塌腐爛了,翻建新的更美觀,更安全。
古厝里隨處可見的生活痕跡
覺得不該拆的人則認為,文川里作為漳州市區(qū)為數(shù)不多的歷史古街,是一個城市數(shù)百年的精華,拆了后建起一堆鋼筋水泥的建筑,失去的是一個城市過去輝煌的重要物證,甚至只能在照片里尋找這座城市失去的記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