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機掃一掃樹牌上的二維碼,眼前的植物信息就會在屏幕中“蹦出”……這種新潮的電子標識牌,將在園博苑的花草樹木中出現(xiàn)。
筆直多姿的喬木,婀娜曼妙的荷花,這些美景在眼前,多數(shù)人只限于欣賞,對其知之甚少,不少市民在游園時常有這樣的尷尬,尤其是當身邊的孩子問起時。不過,今后如果你去園博苑,不用再擔心這個問題。
導報記者昨日從園博苑獲悉,6月7日,園博苑景區(qū)內(nèi)的500多種植物,將擁有電子信息身份牌。為迎接第44個國際環(huán)境日,來自華僑大學、廈門理工學院和廈門工學院等10所院校的100多名志愿者,將為景區(qū)內(nèi)的255種喬木和252種荷花懸掛二維碼“身份證”。
今后,市民和游客再去園博苑游玩時,只要拿出手機一掃,就可“碼”上知曉植物的各種“底細”。據(jù)悉,此次懸掛的二維碼樹牌,不僅印有植物名稱、科屬和拉丁學名,掃描二維碼后,還可直接鏈接進入相應的植物百科網(wǎng)頁,全面了解該植物的形態(tài)、習性、文化淵源等。
除了園博苑,導報記者從市政園林局獲悉,忠侖公園、不爭公園和東浦公園,也將配備相似的電子樹牌,也可用手機掃描二維碼。
據(jù)悉,這三個公園,將對園內(nèi)的古樹和名木,以及花海、灌木喬木安裝標識牌,這些電子樹牌同樣會印有名稱、科屬等簡要信息,不同的是,通過樹牌上的二維碼掃描,可進入公園的微信公眾平臺,在網(wǎng)上了解植物的更多詳細信息。
據(jù)悉,園區(qū)內(nèi)的樹牌將采用閩南紅磚和華安石兩種風格打造,而備受市民喜愛的忠侖公園花田電子標識牌,就將采用閩南紅磚風格。 (記者 陳思親)